100%

至順鎮江志卷二

 地理

  城池

王公設險以守其國蓋取諸坎重門擊柝以待暴客蓋取諸豫鎮江以長江為天塹諸山環列阻其三方自古形勝之地雖不設備險過金湯矣惟吳大帝築鐵甕城孫歆繕京城與唐王璠周寶事略可考自茲以降刺史太守勳烈在人耳目者不可勝數然皆不載其修浚城池豈地利不如人和前志略而不書邪及觀齊志謂京城因山為壘而蘇子瞻登甘露寺詩又曰古郡山為城則知潤以山為城其來久矣元混一海禹凡諸郡之有城郭皆撤而去之以示天下為公之義洋洋聖謨誠所謂在德不在險也姑述舊聞以備故實

   丹徒縣

郡城周迴二十六里十七步高九尺六寸 【 舊志不著何時所築不可考】 吳孫韶屯京嘗繕之 【 吳使孫河屯京城河因赴宛陵為媯覽所殺其子韶年十七收河餘眾繕京城起樓櫓以禦敵孫權聞亂引兵歸吳夜至京城下營試攻驚之兵皆乘城傳檄備警讙聲動地權使人喻止明日見韶甚器之拜為校尉食丹徒曲阿二縣自置長吏一如河舊】 晉宋間城固不廢 【 晉安帝元興初劉裕與劉毅何無忌定謀討桓元裕托以遊獵與無忌收合徒眾得百餘人詰旦京口城開無忌著傳詔服稱刺史使徒眾隨之即斬桓修以徇】 宋嘉定甲戌郡守史彌堅作新門七曰通津甘露跨敄黽東山虎蹲馬巷放鶴 【 彌堅自為記】 咸淳中已廢其五 【 咸淳志郡守史彌堅以州城私路甚多難以關防除諸軍寨門外創建子門七今止存放鶴通吳二門】 今所存者仍有十二東曰青陽 【 去府治二里】 南曰南水通吳仁和中土 【 四門並去府治八里】 西曰登雲 【 去府治八里】 北曰定波 【 去府治八里】 西南曰鶴林放鶴 【 二門並去府治七里】 西北曰還京 【 去府治七里】 東北曰利涉 【 去府治一里】 通津 【 去府治四里】 惟登雲通吳鶴林還京舊有樓今皆廢 【 咸淳志舊外八門惟登雲通吳鶴林還京有樓其餘四門止有城門而已】

按登雲門城樓宋嘉定癸未郡守趙善湘始創咸淳改元七月二十一日夜半為風所摧景定六年總領兼郡趙與可重建其通吳門城樓則淳祐九年總領余晦以其規模狹隘行者見之有弗葺之歎乃築女墻拓而新之視舊為雄並見咸淳志餘二樓未詳何時創置

子城并東西夾城共長十二里七十步高三丈一尺子城吳大帝所築周迴六百三十步內外固以甎號鐵甕城 【 輿地志吳大帝孫權所築周迴六百三十步開南西二門內外皆固以甎甓 海錄碎事潤州鐵甕城孫權築 唐圖經古謂之鐵甕城者謂堅若金城湯池之類又劉禹錫詩鐵甕郡城口注云潤州城如鐵甕見韓滉南征記其說與圖經小異】 晉郗鑒嘗修 【 輿地志晉咸和元年賊眾數千浮海抄東南諸縣郗鑒遂城京口討平之見鑒傳】 王恭更大改創 【 輿地志又云今之城宇多恭所制】 南唐刺史林仁肇復修 【 仁肇有修子城石記今不存】 東西夾城則唐時所築也 【 唐進士桑華有東西夾城石記宋嘉定前已不存】 子城門四東曰望春 【 後改名東海】 南曰鼓角西曰欽賢 【 門有二石獅邦人遂以獅子門呼之庳隘玩弛循襲不治宋嘉定癸未郡守趙善湘乃補築舊城甓以固之上創譙門下嚴關鑰晨昏啟閉與昔大異見嘉定續編】 北門名未詳 【 北城門在府治後即古子城歲久不修頹垣毀堞漫無防禁宋嘉定癸未郡守趙善湘始板築而甓之設門施鑰又于其上創飛橋以通萬象亭聞風閣往來殊得其便見嘉定續編】 東夾城二門南曰建德 【 後改名朱方】 西曰清風西夾城門二東曰千秋 【 後改名鐵甕】 西曰崇化 【 後改名高橋】 今諸門皆廢惟鼓角欽賢尚存故址耳

鐵甕城唐圖經言古號鐵甕城者以其堅固如金城之類胡致隆登鐵甕城詩云雉堞巍然歲月長古今知閱幾興亡吳王殿裏笙歌罷煬帝城邊草木荒萬里煙霞歸洞急一川風月渡江忙

   丹陽縣

城周五百六十步高一丈五尺四面無壕即古簡州城 【 祥符圖經載縣故城以縣南簡瀆得名或云周迴三里】 上多古木 【 咸淳志】 今廢門名未詳 【 東門在斜橋西門在縣前南門在草堰北門在觀音山】

呂城在丹陽縣東五十四里吳呂蒙所築遺址尚存 【 鎮名取此】

劉繇城在丹陽縣西南二百四十步漢末繇自揚州徙治曲阿時所築 【 唐元和郡縣圖志繇來建城孫策東略繇奔豫章】

湖口城在長塘湖口宋泰始中庾業築 【 宋泰始二年庾業至長塘河即與義興太守劉延熙令于湖口夾岸築城制遣沈懷明等東討以督護任農夫助之自延陵出長塘湖力戰大破業遂棄城走】

雲陽東西城在延陵鎮瀆南 【 鎮即故延陵縣】 二城相去七里當丹陽句容分界之所即吳楚之境也吳赤烏前已有之 【 建康實錄詳見漕渠水注】

荊城在白鶴溪口未詳何人所築

浦西兩壘在城西十八里晉郗鑒所築 【 輿地志下鼻浦在城西十八里北入江晉郗鑒于浦西築兩壘】

大業曲阿庱亭三壘俱在丹陽縣境晉郗鑒所築 【 晉咸和元年郗鑒刺徐州蘇峻反鑒將赴國難遣夏侯長等間行謂溫嶠曰今賊謀挾天子東入會稽宜先入營壘屯據要害防其越逸斷賊糧運然後靜鎮京口清壁以待賊攻城不拔野無所掠不百日必自潰矣嶠深以為然及陶侃為盟主鑒率眾渡江與陶侃會于茄子浦會王舒虞潭戰不利鑒與後將軍郭默還丹徒立大業曲阿庱亭三壘以拒賊賊將張健來攻大業城中乏水默窘迫突圍而出三軍失色參軍曹納以為大業京口之扞一旦不守賊方軌而前勸鑒退還廣陵以俟後舉鑒責納不忠將斬之會峻死大業圍乃解】

曲阿長岡二壘齊永泰初築 【 齊永泰元年王敬則反前鋒奄至曲阿五月詔左興盛劉山陽胡松築壘于曲阿長岡沈文季為持節都督屯湖頭備京口路敬則急攻興盛山陽二壘軍各死戰敬則大敗也】

   金壇縣

城門十有一東曰唐安東水 【 二門並去縣治一里】 南曰南昌招賢 【 二門並去縣治一里】 西曰梓墟 【 去縣治百五十步】 北曰丹陽 【 去縣治百五十步】 東南曰車 【 去縣治一里】 新興 【 去縣治三里】 東北曰下塘 【 去縣治一里百五十步】 西南曰朝真 【 去縣治一里】 西北曰西水 【 去縣治一里】

  坊巷

坊隅之設所以分城市之居民成井邑之定制潤齒下路郡當要衝土瘠民貧無甲第巨室富商大賈其稱上戶者不過逐什一之利以肥其家耳初匪實產也古無錄事司城內亦隸丹徒縣宋分為左右廂官以任郡事舊志弗載其詳不可得聞中為七隅歸附後亦頗仍舊比年以來差調煩重歲事不登逃亡消乏戶數減少故七隅併而為五由五而四四而二日朘月削凋弊可想民窮財匱職此之由 【 歸附之初每隅設坊官坊司皆老胥舊吏為之役輕事簡取于民亦微大德十一年以來里人有言之時官者差選殷實人戶充役凡官府排辦造作秪應雜務羈管罪人遞運官物閉納酒課催徵地錢悉委隅正重則廢家輕則逃竄其弊有不可勝言者至治元年十一月耆老建言差設隅正循行歲久科差繁重逃移規避隅分人戶多有不等議以還仁靜甯併作一隅止設四隅後經二十二年至至順二年九月官司又為化隆太平還仁三隅地僻民貧別無堪充隅正之家乃以化隆併崇德太平併還仁號崇化還太兩隅】 然自其民力厚薄差役不均如此非得已也其于坊市街巷初無更易今仍列其名以備觀覽後之司牧者有能施仁布政存卹而蘇息之俾戶口增益復仍舊貫則亦百姓之幸也各縣坊巷因附見焉

   錄事司

        隅七

崇德隅 化隆隅 太平隅 踐教隅 靜甯隅 臨津隅 還仁隅

    酒坊(缺)

    坊二十七

紫金坊在嘉泰橋西以紫金泉得名 叢桂坊在皇佑橋北以兄弟登科為名 阜民坊在稅務街以商賈所聚得名 置郵坊在高橋東以路通館驛得名 仁和坊在嘉定橋南路通仁和門因名 元妙坊在石石達橋北以觀得名 製錦坊在石石達橋南以舊縣治得名 福壽坊在長橋西以因勝寺為都道場故名 萬寶坊在長橋北以米市得名 錦繡坊在府治南 文明坊在府治南以郡庠得名 進賢坊在府治南以貢院得名 清風坊在府治南以舊清風門得名 千秋坊在府治西南因橋得名 甘棠坊在范公橋西民懷公之德因名 忠佑坊在嘉定橋東以城隍廟得名 市東坊路通嘉泰橋 市南坊路通菜市橋 市西坊路通關橋 市北坊路通淥水橋 旌孝坊在冠子巷以居民有孝者得名 【 宋郡守許堪立】  孝感坊在大市北以居民有孝者得名 【 宋郡守趙與訔立】  至孝坊在高橋北以居民有孝者得名 【 歸附後至元間立】  會通坊在上河街口以水陸之會故名 鶴林坊在竹竿巷口路通鶴林門因名 積善坊在竹竿巷北 通市坊在高橋南路通大市故名 通津坊在高橋西路通西津故名

    市五

大市 小市 馬市 米市 菜市

    街七

五條街 十字街 上河街 下河街 稅務街 屏風街 新街

    巷八十二

章尚書巷 雷太尉巷 劉巡檢巷 滕八郎巷 張四娘巷 黑哥哥巷 【 黑哥哥巷○鈔本哥作歌 案卷九廣惠庵注云庵中有土偶名黑哥哥居民失貓禱之多應今俗呼為黑哥哥庵巷亦以此得名焉乾隆鎮江府志卷一坊市門有黑哥哥巷卷二十寺觀門廣惠庵注云又呼為黑哥哥庵據此則歌當作哥明矣】  袁郎巷 殷織紗巷 周豆粉巷 烏馬兒巷 湯家巷 封家巷 王家巷 姚家巷 南寺巷 保福寺巷 延慶寺巷 彌陀寺巷 靜明寺巷 東觀巷 西觀巷 真武道堂巷 萬壽宮巷 □□廟巷 白馬廟巷 城隍廟巷 五聖廟巷 雙廟巷 清和樓巷 清風樓巷 荷花樓巷 正賜庫巷 三重門巷 糯米倉巷 舊縣衙巷 木場巷 新瓦子巷 針子橋巷 栢家橋巷 道人橋巷 花園巷 西花園巷 豆園巷 東草巷 西草巷 東山草巷 槐樹巷 竹竿巷 小竹竿巷 饅頭巷 湯團巷 果子巷 泥巷 水巷 石灰巷 堰巷 堰軍巷 石頭巷 市河巷 臭河子巷 烏盆澳巷 冠子巷 斗笠巷 腰帶巷 木杓巷 布袋巷 蘆廢巷 琉璃巷 香餅子巷 磨刀巷 殺猪巷 博馬務巷 雞鵝巷 大馬巷 小馬巷 獅子巷 雙井巷 井子巷 文昌巷 洪街巷 八槢巷 千石墟巷

   丹徒縣

    酒坊三十四 【 咸淳間止存三十一庫二曰丹徒諫壁坊二十九曰劉村圌山馬店信義高資姚里市七里上塘薛村炭渚湯堽曲陽蘆墅白露開義祿城埤城金橋苦竹塢源潭柳港彪社東武馬墅合稱彭橋南北大港東西】

    坊二

江口坊在還京門外以近西津得名 儷孝坊在洗馬橋西北以夫婦俱有孝得名 【 宋郡守印應飛立】

    街一

九里街在定波門外 【 由定波門至石公渡九里】

   丹陽縣

    酒坊五十五 【 坊名未詳】

    坊十 【 舊志所載五坊曰立道曰輔德曰旌孝曰美孝曰明倫歸附後俱廢至順二年縣尹錢遵諮訪改立】  

立道坊在縣治東 福安坊在縣治南 輔德坊文明坊並在縣治西 朝陽坊德厚坊嘉賢坊和豐坊並在縣治東南 迎恩坊在縣治東北 澤民坊在縣治西南

    巷十二

張通判巷 鍾家巷 紀家巷 談家巷 明倫坊巷 市西橋巷 上河頭巷 雙井巷 南草巷 北草巷 西巷 火巷

   金壇縣

    酒坊二十 【 坊名未詳 自都酒務至此皆宋置今無存者】

    坊十七

市東坊積善坊濟川坊清河坊大市坊小市坊通觀坊並在東南 袞繡坊敬義坊旌英坊並在東北 市西坊通津坊里仁坊巨川坊並在西南 鳳沼坊雲津坊義榮坊並在西北

    巷十四

莊家巷 譚家巷 吳家巷 鄭家巷 李干巷 朱兒巷 後趙巷 廟巷 師姑寺巷 古鎮巷 墻壁巷 梔子巷 官井巷 北竹木巷

  鄉都

鄉都之設所以治郊墅之編氓重農桑之庶務潤皆中縣田高下不均互有旱澇雖道隸浙西然非若他郡豪右兼并之家連阡亘陌所收動計萬石之比舊宋各都設立保長歸附後但藉鄉司應酬官務厥後選差里正主首 【 里正催辦錢糧主首供應雜事】 科役繁重破家蕩產往往有之延祐乙卯經理田糧限期頗趣奉行弗至封洫雖明弊端未革 【 潤官民田土錯雜而賈似道公田尤為民害蓋其買田之時但以銀卷誥牒准折價直民間廹于應命多有歲輸租于官而實無是田者及其終也業主稍廢又有以公田為已業而貸之者于是有科無徵之糧歲終里正往往闕納經理之際雖令自實然以其虧損元額卒難蠲除】 為政者有憂之復令民出田以助役逃亡事故僅可補益間有桀黠之徒稍能枝梧復為細民之蠹抑肥者不一二而瘠者已什伯矣然後使變更隨時而都保則仍舊貫今敘列鄉都村保之名以便披閱為民父母有能承流宣化寬假而撫字之使之耕桑樂業各安田里則誠三農之福也

   丹徒縣 【 丹徒鄉與京口里之名最古其後京口不復為里惟丹徒鄉尚存舊惟七鄉宋熙甯中又益以故延陵縣之一鄉為八每鄉所轄都分不等其中為里為村為坊為保皆據其土俗之所呼以書】

    崇德鄉

在縣南都三里十五 【 按今諸縣鄉名次序與舊志不同今從其都分排定後倣此】

五都 六都 七都 永安里 受遇里 祿城里 崇仁里 寶鏡里 從福里 禮賢里 保經里 明宿里 白兔里 古福里 求仁里 安樂里 新豐里 居仁里

今散為村四十九惟祿城新豐尚襲故名

    大慈鄉

在縣東南都三里六

一都 七都 八都 守信里 烏洲里 大慈里 馬蹟里 二本里 謙仁里

今散為村為坊凡四十八惟馬蹟尚襲故名

    長樂鄉

在縣西南都二里十九

二都 十四都 萬庾里 擊壤里 長山里 司豐里 黃緒里 村堡里 新安里 友化里 東廉里 永興里 蜚廉里 長壽里 上時里 奉時里 力莊里 越貢里 修仁里 包莊里 東莊里

今散為村為巷凡四十七惟黃緒尚襲故名

    義里鄉

在縣西都二里十四

三都 十三都 石門里 嚴莊里 茆司里 清泉里 仙風里 檀山里 奉天里 招賢里 梅墟里 黃山里 高資里 香山里 湖泉里 唐家里

今散為村者五十九惟石門檀山黃山高資唐家尚襲故名

    丹徒鄉

在縣東都二里七

十都 十一都 洪善里 向善里 崇賢里 洞仙里 袁家里 上令千里 下令千里

今散為村者四十七惟上下令尚襲故名

    平昌鄉

在縣東南 【 昔隸丹陽後以本縣練塘鄉易之】 都一里保二十六

十二都 唐村里 福善里 永平里 歸政里 建善里 崇孝里 金牛里 宣孝里 市化里 敬順里 會善里 縫城里 長尋里 平昌里 吳村保 後賈保 東武保 劉村保 嚴村保 譚巷保 馬巷保 戴巷保 長春保 感應保 水西保 連環保 【 連環保○(鈔本環作還) 案乾隆鎮江志卷一鄉都門所載作環字今據以改正(下文上德鄉條下之貞墳里鈔本貞作真上元鄉條下之直里保鈔本直作真孝德鄉條下之迪莊保鈔本迪作幸今亦據乾隆志所載改正)】

今散為村二十一惟唐村吳村劉村嚴村馬巷後賈尚襲故名

    高平鄉

在縣西南都二里十一

十五都 十六都 高來里 同德里 興業里 憑信里 會春里 辭仁里 慈子里 時魚里 得仁里 莫村里 風仁里

今散為村者三十七皆非故名

    洞仙鄉

在縣西南 【 昔隸延陵縣宋熙甯中廢為延陵鎮分其鄉屬丹徒】 都四里保村十一

十六都 十七都 十八都 十九都 曲陽里 櫃村里 塔山里 李莊里 唐莊里 八福里 湯湖里 胡莊保 赤岸村 官莊村 柵田村

今散為村者九惟曲陽櫃村塔山唐莊八福赤岸柵田尚襲故名

   丹陽縣 【 舊惟十鄉又得延陵之二鄉為十有二後以孝尚入石城高牧以赤城入上德今見管仍十】

    練塘鄉

在縣西 【 故屬丹徒縣後以本縣平昌鄉易之】 都二里六

一都 二都 臨溪里 秦福里 胡陸里 得安里 崇信里 東村里

今散為村保凡四十有奇皆非故名

    壽安鄉

在縣西南 【 故屬延陵縣】 都二里保村凡二十

三都 四都 顏村里 張村里 台莊里 韋莊里 楊莊里 於莊里 香莊里 丁莊里 尤驅保 李越保 萩塘村 新埭村 垾頭村 永昌村 西暮村 西賀村 東賀村 九里村 後韋村 舊縣村

今散為村四十有四惟台莊楊莊丁莊李越萩塘垾頭韋莊新埭東賀西賀後韋尚襲故名

    太平鄉

在縣東南 【 故屬延陵縣】 都三里保村凡十六

五都 六都 七都 莊村里 賓村里 歐村里 王村里 曹村里 街東保 城西保 西周保 河東保 羊城村 黃固村 柳花村 麥皮村 安息村 楊安村 松北村

今散為村六十有七惟賓村歐村王村曹村西周羊城麥皮安息尚襲故名

    石城鄉

在縣南都三里保凡二十 【 舊里保十四後增入孝尚鄉里五保一】

八都 九都 十都 懷忠里 致光里 仁明里 厚教里 禮治里 寶龍里 通津里 闕塘里 竹塘里 葛城里 修範里 丁儀里 宣光里 石城保 安仁保 湯莊保 長樂保 闕塘保 珥村保 黃堰保

今散為村五十有五惟石城湯莊長樂闕塘珥村黃堰尚襲故名

    高牧鄉

在縣東南都二里保十 【 舊里保八後併入孝尚鄉里二】

十一都 十二都 元善里 高郡里 丁珥里 丁義里 老村里 尚武里 西陽里 雙溝保 通利保 前村保

今散為村六十有奇惟前村及丁珥丁義尚襲故名而前村復分為二曰前石村曰前吳村

    桂仙鄉

在縣東南都二里保村凡二十

十三都 十四都 奉宗里 道德里 新興里 勸善里 永定里 後湖里 積善里 東陵里 永業里 順義里 徐村里 通軌里 江村保 戴村保 滕莊保 蔣墅保 蔣頭村 丁橋村 故千村 東疁村

今散為村五十有九惟徐村江村戴村滕村蔣墅丁橋故千東疁尚襲故名

    永和鄉

在縣東都一里村保凡六

十五都 東陵里 厚教里 柵口里 唐興里 太華村 上壽村

今散為村二十有五惟柵口尚襲故名

    永濟鄉

在縣東 【 舊名永安】 都三里村凡十五

十六都 十七都 十八都 新村里 東陽村 小利村 博望村 柵塘村 曲水村 費莊村 竇莊村 謝莊村 張莊村 朱莊村 觀莊村 徐況村 塘溝村 利溝村

今散為村一百一十有奇惟小利博望柵塘曲水謝莊朱莊觀莊尚襲故名

    仁信鄉

在縣東北都二里保凡十

十九都 二十都 仁信里 厚愛里 開元里 索莊里 理善里 華墅里 陳山保 順忠保 苧村保 張村保

今散為村三十有八惟華墅陳山苧村張村尚襲故名

    上德鄉

在縣東北 【 赤城鄉併于此】 都二里保凡二十六 二十一都 二十二都 荊室里 永定里 東保里 郜塘里 豐甯里 津化里 咸通里 貞墳里 通全里 建甯里 初欽里 景陵里 永樂里 經門里 李城里 荊村保 華店保 長慶保 吳村保 邵莊保 瓜渚保 東泊保 西泊保 夏墅保 彭皇保 上烏保

今散為村七十餘惟荊村華店東泊西泊彭皇上烏尚襲故名

   金壇縣 【 舊七鄉宋熙甯以來又得故延陵縣之二鄉合為九】

    唐安鄉

在縣東 【 唐武德初置縣時即有此鄉】 都五里十有六

一都 二都 三都 四都 五都 感化里 仁義里 慕豐里 勤學里 廣業里 大成里 唐新里 昌年里 臨寰里 欽定里 能起里 希遊里 新興里 永樂里 豐熟里 忠信里

今散為村為莊為巷凡四十有七非故名

    禮智鄉

在縣東都二里十四

三都 七都 懷德里 長樂里 金壇里 宣豐里 仁豐里 勾龍里 開善里 堂仙里 惟新里 雲亭里 永樂里 募農里 安定里 化農里

今散為墟為村凡九皆非故名

    金山鄉

在縣東南 【 隋末鄉人相聚初名為金山縣者因此鄉得名】 都三里十七

六都 八都 十二都 花曦里 仁壽里 永定里 勾龍里 萬春里 富教里 金堂里 上疁里 李悌里 大林里 孝全里 西大林里 宣豐里 仁曦里 新曦里 鳳化里 花農里

今散為村為莊凡二十有四惟上疁大林尚襲故名

    大雲鄉

在縣東南都三里九

九都 十都 十一都 開元里 孝悌里 仁孝里 章昌里 新繁里 守教里 履信里 莊亭里 化豐里

今散為村為莊凡十八皆非故名

    登榮鄉

在縣東 【 舊名登龍不知何時改今名】 都五里八

十三都 十四都 十五都 十六都 十七都 積善里 洪教里 廣業里 折桂里 賢德里 符山里 新興里 花農里

今散為村為莊凡二十三皆非故名

    遊仙鄉

在縣西南都八里三十一

十八都 十九都 二十都 二十一都 二十二都 二十三都 二十四都 二十五都 白鶴里 至道里 淩至里 勸善里 文德里 方山里 厚教里 墩貳里 長甯里 善鄴里 漢尊里 崇尊里 新安里 識扶里 崇教里 上賢里 東陽里 曼鎮里 飛望里 金台里 黃坑里 廣業里 擇善里 龍泉里 護符里 時邕里 護浮里 五經里 茂農里 丹陽里 玉京里

今散為村為莊數如舊名則非

    三洞鄉

在縣西 【 取仙山之三洞為名】 都七里十九

三十都 三十一都 三十二都 三十三都 三十四都 三十五都 三十六都 荊溪里 青鸞里 祥鶴里 碧落里 三茅里 丹鳳里 隱居里 洞亭里 石鎮里 青童里 金亭里 白鹿里 侯宅里 節義里 懷仁里 大臣里 重虛里 風化里 玉京里

今散為村為莊為巷四十有三皆非故名

    上元鄉

在縣西 【 舊屬延陵縣】 都二保村凡十

二十五都 二十六都 直里保 張莊保 倪莊保 丁莊保 西陽保 倪亭村 後期村 下丈村 柵口村 徐村

今散為村數如舊惟後期下丈徐村直里尚襲故名

    孝德鄉

在縣西 【 舊屬延陵縣】 都三保村凡十一

二十七都 二十八都 二十九都 高村保 老莊保 黃土保 盤石保 前丁保 莊城保 迪莊保 鄒莊保 謝亭村 南村 桃村

今散為村為莊凡二十二惟莊城南村黃土尚襲故名

  橋梁

敘(缺)

   錄事司

(以上缺)

    淥水橋

在千秋橋西唐以來有之 【 唐杜牧之詩淥水橋邊多酒樓】 宋乾道庚寅郡守蔡洸重建仍舊名俗呼為高橋 【 輿地紀勝陳輔詩曰淥水橋邊駐短篷】

    通濟橋

在南水門上延祐三年守臣太平因水門舊址創建 【 瓊州軍民安撫司儒學教諭蜀郡楊如山為之記其略曰鎮江據南北要衝其南三門左曰通吳右曰仁和而水門居其中南距杭州七百餘里江浙省事實在焉使軺星馳相茵雲合送往迎來冠蓋相望必繇之地也而長河隔越茫無津梁東西行者必紆轉而後達公私咸不為便嘉議大夫鎮江路總管府達魯花赤太平公慨然曰水門舊址猶在為橋不愈于溱洧之濟乎乃命工計材木取其堅石取其厚蜃灰扄鐵版幹取其深固周密凡物之直工之價首損已俸由是聞見忻然樂助者眾公身親督之自作至息浹九旬有二日而橋成袤九丈六尺廣九之一焉柱對峙各二五攻石者攻木者搏埴者杵者畚者鍤者工大小約二百斷虹臥渡穹龜曝日望之墉崇如履之櫛比如于是兩岸之民徒踵交接倚柱而吟弛擔而憇相與咨嗟歎賞曰嘉議公之功也因請名其橋曰通濟云】 後圯至順二年重建 【 至順元年六月橋以水圮二年十月錄事司達魯花赤護獨步丁屬市民邢宗達重建】

    程公橋

在上閘南久廢 【 宋嘉定前已廢見上閘注】

    拖板橋

在今大軍倉前舊名浮橋天歷二年廢 【 天歷二年浚京口港撤去民病涉焉】 至順二年重建 【 至順二年九月錄事司達魯花赤護獨步丁倡乾元萬壽宮住持通元真應崇靖真人余以誠捐貲重建】

以上八橋皆跨漕渠

    嘉泰橋

在市東紫金坊 【 宋嘉泰年間造故名】 俗呼針子橋

    張公橋

在嘉泰橋北舊名湯家橋

    柏家橋

在張公橋北

    懷德橋

在市北平準庫前

    水(石達)橋

在丹陽館西 【 橋之北漕渠之南有石(石達)漕水溢則繇此橋出與懷德橋水合以入于江】

    斜橋

在積善坊淮海書院北

    大圍橋

在乾元萬壽宮北

    小圍橋

在大圍橋西 【 大圍小圍以近江圍岸大小名市河之水皆由此二橋出江】

    韓大娘橋

在嘉泰橋南

    染皂橋

在市南旌孝坊 【 今刁家巷】 上有亭宋景定中郡民重建 【 歲久橋圯景定辛酉之秋郡人徐景祥孟大昌等重建仍創亭其上】

    火炭橋

在保福尼寺西靈濟寺僧募眾重甃

    真珠橋

在火炭橋南俗呼西橋兒

    皇祐橋

在府治南俗訛為黃牛橋黃泥橋昔郡人得斷石于橋下乃皇祐間建

    朝真橋

在皇祐橋東南馬巷 【 以其近東觀故名】

    石(石達)橋

在府治西南舊有(石達)受漕河之水(石達)今廢而橋在

    壩子橋

在石(石達)橋東 【 舊名壩子頭里人創橋甃以甎石】

    西城橋

在府治西 【 西城橋在府治西○(鈔本此下一條在以上十四橋皆跨諸溝後) 案上文水西橋條後云以上二十九橋并跨市河嚴氏元照云自嘉泰橋數至水西橋止二十八橋戴氏守梧云二十八橋內皇祐橋在府治南朝真橋在皇祐橋東南馬巷石(石達)橋在府治西南壩子橋在石(石達)橋東是府治西南之橋皆跨市河可知西城橋既在府治之西而鈔本壩子橋之後折橋之前又有空白此必原本之西城橋實在其處正與二十九橋之數相符傳寫者誤移於後耳今從其說改正(上文云淥水橋在千秋橋西通濟橋在南水門上程公橋在上閘南拖板橋在今大軍倉前又云以上八橋皆跨漕渠嚴氏云八橋只存其半所謂千秋橋已不見戴氏云宋志卷二橋梁門云千秋橋在府治之西嘉定橋在千秋橋之南清風橋在嘉定橋之南長橋在清風橋之南千秋橋既在八橋之中其餘三橋亦與千秋橋相近疑元志之誤入宋志者也今案戴說亦頗近理然究無明文可證且千秋以下四橋皆建於嘉定以前宋志中未嘗不可載也今仍存其舊)】 宋嘉定十五年郡守趙善湘建 【 北通郡治南通餉臺郡守總領往來其上行人往來其下今廢獨此橋跨子城上】

    折橋

在清風橋之側 【 受漕水折旋而入】

    新觀橋

在光孝觀西舊名社壇橋 【 昔橋近社壇故名其後社壇既遷去橋甚遠而猶呼為社壇橋宋乾道庚寅郡守蔡洸因其去新觀為近易今名今橋與平地等其下河流不盈尺許】

    觀東橋

在光孝觀東

    七獅橋

在舊丹徒縣治西上有石狻猊七故名今不復存俗呼道人橋 【 橋下有石翁仲二若道士狀故名】

    西園橋

在放鶴門裏

    關門橋

在登雲門裏舊又有西坊門今廢是橋介二門間故取關通之義為名

    三拆橋

在關門橋北今名洪濟橋靈濟寺僧重建

    師姑橋

在三拆橋西北

    紅門橋

在紅門子寨內

    龔家橋

在博馬務巷

    圓通橋

在塘塠山後舊名土橋靈濟寺重建

    水西橋

在水西門

   以上二十九橋并跨市河

    夢溪橋

在朱方門外 【 水源自沈內翰括夢溪園通溝入漕渠故名】 宋嘉泰中郡守辛棄疾重修俗舊呼為小橋子

    烏盆澳橋

在嘉定橋東南 【 水源發城隍廟山下】

    菜市橋

在市南坊舊嘗于此作菜市故名今橋與地平然溝固在

    古老橋

在普照寺對岸

    蘇公橋

在范公橋東南

    林太師橋

在蘇公橋南 【 林仁肇廟在橋東因名】

    通吳橋

在長橋東南

    臭橋子

在通吳橋南

    雙寨門橋

在臭橋東 【 水源發京峴山過臭橋入漕河】

    捲蓬橋

在欽賢門西

    青龍橋

在雜造局前

    縣橋

在製錦坊舊丹徒縣治在此故名

    胭脂橋

在後百禮堂今丹徒縣學西

      小橋

在胭脂橋南

   以上十四橋皆跨諸溝

   丹徒縣

    洗馬橋

在還京門外江口鎮

    柳溪橋

在平等寺前

    東鴻鶴橋

在仁和門外俗呼孩兒橋橋上石闌作孩兒狀故名

    西鴻鶴橋

    朝真橋

在鶴林門外

    樂昌橋

    程道橋

在登雲門外

戴港橋柳港橋大港橋黃港橋向家橋韓杜橋杜家橋皆在丹徒鄉 【 祥符圖經有戴港橋】

樊橋澗壁橋徒兒橋倒流橋洩溝石橋並在大慈鄉 【 澗壁徒見二橋見祥符圖經】

下鼻橋羅木橋樂亭橋炭渚橋都里橋蘆定橋並在義里鄉 【 下鼻樂亭炭渚三橋見祥符圖經】

    高資橋

亦在義里鄉 【 延祐五年八月邑人行宣政院都事蔡(木巳)等重建吏部主事俞庸為記其文曰高資介乎昇潤之間聘使行李之經從商賈負販之來往郵亭傳置車輿步騎朝騖而夕馳也市東有橋實跨要津里人蔡包吳三氏實始募浮屠創作之于是五十有七年矣圮焉官歲役民杠其旁為鄉里病鄉之耋艾相率而造三氏之門曰橋成于昔而壞于今何昔之可成而今之壞者不可復耶將其壞有數而其成有時耶今三氏子孫固不減于昔而一橋之壞卒未復是豈昔人意耶前行宣政院都事蔡君聞之乃首捐已貲為倡包氏吳氏繼之遂以其事白于郡若縣長貳以下胥出俸助之是歲夏秋旱官浚漕渠民罷于畚疀且有轉輸綱運之勞蔡君遂以橋事請而是鄉獨得復由是鄉之小民驩然相與攻之轝木于山沉石于湖積絫既殷工師奏技經始于延祐丁巳冬十月以戊午秋七月訖功其長東西六十尺廣十尺二寸其高如廣之數而加四尺焉穹崇博大視昔有加車可方軌騎可並驅人相肩摩如地斯負潮汐濆漫潢潦犇衝遵夷履坦易危以安是役也官以不煩民用弗擾橋之惠亦大矣余觀朔南混一之際兵戈騷屑黔首死徙過半平定以來四十年餘故家鉅室陵替銷落十存一二閭閻市井焂盛而忽衰者又不知其幾而獨一鄉三氏乃能不墜其先業是必有其故矣斯橋也其父祖作之于前其子孫又能復之于後庸非為善之報乎雖然斯橋創于壬戌僅六十年而輒壞今修之復之以堅以固歷年滋多安知不復有圮壞之日乎使三氏子孫不朁益隆而今鄉之好事者若子若孫亦能如蔡包吳三氏嗣其先志繼而葺之吾知悠久之報當亦不後于三氏矣嗚呼世以小善為不足為而謂天為茫茫者其視諸斯橋蔡君名杞字雲卿越十五年其子湖廣等處儒學副提舉瑛始立石】

上會橋烏莫橋皆在高平鄉

丁卯橋顏洲橋開禧橋波查橋車村橋黃水石達橋並在崇德鄉 【 唐許渾夜歸丁卯村詩橋響犬遙吠則丁卯舊橋矣 一統志在城南三里即晉所立丁卯埭輿地志云晉元帝子車騎將軍裒鎮廣陵運糧京口為水涸奏請立埭丁卯制可因此得名許渾有詩舊志以為丁卯港】

丁角鎮上下二橋千秋橋張部橋劉堰橋都灣橋曲陽橋小時橋蕭千橋呂家橋萬歲橋臥龍橋並在洞仙鄉 【 是鄉舊隸延陵惟下角一橋見祥符圖經】

埤城南北二橋灑橋寨橋草村橋皆在平昌鄉是鄉舊隸丹陽

上塘石橋彭橋白露橋官塘橋楚墓橋大地橋畫師橋棧岡橋劉公橋並在長樂鄉

   丹陽縣

    雲陽橋

在縣東漕渠上宋嘉熙丁酉重建 【 漫塘劉宰率眾建實齋王遂記】 舊名清化橋俗呼為鹽橋

    泰定橋

在呂城鎮市漕渠上 【 泰定間里人重修因名】 舊呼為大橋 【 宋邑人鄞縣主簿竇湘獨建】

    三思橋

在縣治前直街市河上

    廣濟橋

在三思橋南舊名冰清橋俗呼居家橋

    寺前橋

在普甯寺前市河上

    孔家橋

在上草巷南市河上

    安鎮橋

在雙井巷南俗呼南橋 【 路通草堰】

    洪家橋

在南河上 【 市河西派之首】

    太平橋

在洪家橋北舊名市西橋

    民安橋

在市西橋北俗呼王家橋

    紀家橋

在民安橋北又名花橋

    仁智橋

在南河上 【 市河東派之首】

    胡公橋

在仁智橋北宋寶祐甲寅令胡夢高重建 【 民懷胡令之德因以為名時邑士蔡炎震浮屠道坦相其役】 舊名富家橋

    慶豐橋

在胡公橋北舊名土地橋 【 淳熙甲辰建】

    仲家橋

在慶豐橋北今廢

    惠政橋

在市河入漕渠處俗呼為斜橋

    簡橋

在縣南三里簡瀆上

    七里橋

在縣東南七里漕渠旁珥瀆口

    珥陵橋

在縣南三十五里珥瀆上

    黃堰橋

在縣南四十五里珥瀆上亦名通德橋

    左港橋

在縣南四十五里左墓港上三橋皆宋端平中漫塘劉文清公所建

    越塘橋

在左港橋西 【 越讀為掘言鋤掘為塘非吳越之越也】

    忠顯橋

在越塘村後漢王廟側俗呼越塘石橋

    丁橋

在縣南七十里丁橋鎮 【 或云以令威得名】

    下琴橋

在縣南五十里白鶴溪上

    威家橋

在縣南五十里段莊丁義瀆上

    葛城橋

在縣南五十里丁義瀆上

    楊西橋

在縣南四十五里丁義瀆上

    德新橋

在縣南五十里竹塘南 【 橋額三字類歐陽率更書法真隱孫叔珍之筆也】

    馬林橋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辰溪上 【 長山五十四派水皆由此入練湖】

    大泊橋

在縣東十五里東林之北

    寨橋

在縣北七十里

    馬司橋

在縣東北六十里

    寶慶橋

在縣南三十五里大河上俗呼延陵市石橋

    萬年橋

在延陵故縣放生池上

    望仙橋

在延陵鎮南 【 俗傳漢董永孝行感于天帝令織女為永妻織帛償所負畢淩空而去時人在橋上望之故名其地為董陂有董墓在焉】

    分金橋

在延陵鎮西 【 或云即管鮑分金之地】

    新河橋

在縣東九曲河上 【 漕渠分派之首有閘藥院所建】

    陳家橋

在新河橋北舊名朝陽橋

    華店橋

在陳家橋北

    宦角橋

在華店橋北

    荊村橋

在宦角橋北 【 里人束崇文重建】

    小礪橋

在荊村橋北

    博望橋

在小蠣橋北

    蕭郭橋

在博望橋北 【 里人束崇文重建】

    曲水橋

在蕭郭橋北

    柴橋

在曲水橋北

    潘莊橋

在柴橋北 【 九曲河至此入江】

   金壇縣

去思橋在縣治譙樓外

鳳詔橋在縣西北坊

觀光橋在縣學前

皇慶橋在縣治東南百步舊名行香橋宋淳熙中甃以石改名惠政 【 淳熙中宰張佐屬邑人重甃以石改名惠政】 端平中撤而新之又改名端平 【 端平甲午漫塘文清劉公倡邑人撤而新之又易曰端平】 混一後皇慶中邑人復修之改今名俗呼新橋

清和橋在皇慶橋南舊名安定 【 橋西舊有安定坊因名】 宋端平中復建改今名 【 端平中復建視舊制加修廣改曰清和】 俗呼大橋

通義橋在縣東南二十里 【 唐圖經縣西有通義鄉齊初建此橋因名】 今廢

高湖下口橋在縣北八里今廢為渡 【 安定通義高湖下口三橋見祥符圖經】

引桂橋在縣北十里

晝錦橋在縣東堯塘村 【 宋知樞密院湯鵬舉為浙漕日邑人建是橋以榮之】

順成橋在縣西南

薛步橋當山水之會宋建康通判張宗泌屬邑人重甃以石

甓橋在縣西十三里隋大業初令達奚明造

大雲橋在大雲鄉彭溪渡里人尹輔鼎建 【 天歷中里人尹輔以其地濱洮湖宜興溧陽皆取道于茲舊有渡行者病涉後雖草創徒杠湖浪衝擊不久輒壞乃捐已帑重建甃以甎石人咸便之輔子慶淇嘗為宗文書院山長云】

陳塘橋岳莊橋師墓橋橫堰橋下塘橋下墟橋南戴莊橋路莊千橋彭公橋並在唐安鄉

堯塘橋史莊橋大息橋小息橋並在禮智鄉

下田橋大林橋通池橋上疁橋後疁橋曹橋白橋甘棠橋馬鞍橋永濟橋生塘橋後千橋陸家莊橋並在金山鄉

儲村橋葉瀆橋並在大雲鄉

方洛橋東長橋南洲大小二橋成家橋學田橋周瀆橋紙錢標橋陳師田橋並在登榮鄉

紡車橋下塘橋下豐橋既村橋張橋戴莊橋白塔橋印橋下田橋羅村橋唐王橋溪北洛公橋上沈莊橋下城橋許家橋沈瀆橋徐二史橋劉莊橋蔣巷橋蘆培橋趙莊楊橋王家垾橋石堰橋西岡橋雙後塘橋墅山橋王文橋板橋崑崙橋後溪橋二 【 一在二十三都一在三十六都】 石橋二 【 一在十八都一在二十一都】 並在遊仙鄉

中橋板橋三淹橋松子垾橋沈瀆橋青培橋吳干橋大亭橋史蕩橋社橋東墟大橋後楊干橋並在三洞鄉

定塘橋社千橋下伏橋並在上元鄉

西楊橋新亭橋直里橋莊城橋井莊橋望仙橋太平橋磻石橋北橋吳期橋並在孝德鄉

  道路

敘(缺) 【 本府○(鈔本無此二字) 案宋志之例子目下諸條分屬於丹徒丹陽金壇三縣而此志之例則分屬三縣之外復有屬於本府者蓋元時郡城內之地則以錄事司主之(元史百官志云錄事司秩正八品凡路府所治置一司以掌城中戶民之事)故丹徒縣令止治郡城以外而鎮江府錄事則治郡城以內(卷十六宰貳敘云城中民舊隸丹徒令置錄事司以統之)下文小橋後洗馬橋前有丹徒縣三字蓋洗馬以下屬於丹徒縣而小橋以上則屬於錄事司也書中於錄事司所統者每列本府二字於前(如卷十一學校門之類甚多)則此處必須補本府二字始為前後一律他卷之當有而脫去者悉倣此例惟本不必有者則弗贅焉(如上文城池門止列三縣不列本府蓋以丹徒縣之城池即本府之城池無可分也)】

   丹徒縣

    秦皇馳道

相傳自江乘至鎮江大路是也 【 金陵志始皇三十六年用望氣者言東游至金陵斷山疏淮由江乘丹徒往會稽古志相傳自江乘至鎮江大路是也漢賈山曰秦東窮燕齊南極吳越蹕道廣五十步隱以金椎樹有青松為馳道之麗至于此使其後世曾不得邪逕託足焉 王介甫有秦皇馳道詩】

    風雲路

宋寶祐三年郡守印應飛築 【 自上河街至普照寺沿河一帶郡守印應飛因民居湮塞舟船阻于往來開而築之置水巷以便防虞扁曰風雲路】

    朱方門抵通吳門六百五十丈

沿渠至呂城百二十四里宋嘉定六年郡守史彌堅甃至丹陽界 【 自通吳門沿渠而入抵朱方門路以丈計者六百五十僧徒甃砌未能三之一自通吳門沿渠而出達呂城以里計者百二十四朝廷頒僧牒漕臺給楮幣俾丹徒丹陽二縣分治之猶未畢工雨雪載途郡守史彌堅募眾甃之委倅貳胡綰董其役興工于嘉定癸酉之冬至乙亥秋城內及丹徒縣界訖事丹陽縣界甃及四千二百有餘丈】 十五年郡守趙善湘甃至呂城鎮 【 嘉定十五年趙尚書善湘知郡又自通吳門至呂城鎮沿門用甎灰石板鋪砌以便行旅】 今多廢缺

    登雲門至炭渚四十里

五里一堠十里雙堠宋嘉定中郡守趙善湘置今間有存者

   丹陽縣

    秦鑿道

在丹陽縣界 【 秦鑿道在丹陽縣界○鈔本此下一條在秦皇馳道條前 案秦皇馳道以下四條皆言丹徒縣之道路而此條則言丹陽縣之道路自當列於登雲門條之後不應反在秦皇馳道條之前】  【 唐圖經秦有鑿道亦謂之天子道又引輿地志吳孫皓求鑿道于杜墅小村即厭王氣之所今無此地名】

   金壇縣(缺)

  津渡

津梁所以利涉考之舊志西津諸渡皆有月解官錢蓋宋末軍旅數起國用不足銖取于民非得已也今天下一家以義為利獨西津懲篙師貪冒覆溺之患立為船資然亦旋罷是誠得內本外末之道矣子產溱洧之濟孟子非之輿梁徒杠亦為政之所務也故備錄焉

   丹徒縣

    西津渡 【 西津渡○(鈔本無此三字) 案下文之沙窰石公高資等渡皆著其名於每條之首此條之首若無西津渡三字則前後不畫一矣(嘉定志卷二津渡門西津渡鈔本誤移正文於案語之後戴氏守梧疑宋志西津渡以下乃元志之文欲移至此條之首然亦無明文可證今但移宋志案語於正文之後而其他俱仍其舊)】 宋乾道中郡守蔡洸置巨艘五以禦風濤之患 【 先是船舫小而多虞乾道守臣蔡洸置巨舫五仍採昔人遺制各植旂一以利涉大川吉為識其受有數其發有序又別浮輕舫以送郵傳故鮮有風濤之患】 南北混一涉者益眾延祐四年以總管段廷珪言增置渡船十五仍官收船資人三錢 【 延祐四年八月總管段廷珪言楊子江分限南北古號天塹往來使客必由之地曩令軍民官譏察奸人遂以官渡船六隻令軍民同駕軍人逐年更替不諳風雨而且通結排岸人等縱令小船私渡及到金山急流處所謂之鼠簰恐脅客旅勒取船資或致傾覆為害非輕莫若官為添置大船兩岸共二十隻郤于諳曉風水相應戶內每船差設梢工一名水手九名與免本戶差役船上置立旂號書寫梢工姓名每名官支糧米不許取要渡錢路縣正官十日一次分輪提調親詣渡口點檢禁約民間小船不得私渡其元撥軍人止許乘駕梢船沿江巡警如是官船不插旂號違例非法取要船錢及小船私渡者枷項令眾後犯人替如此似可稍除前弊申奉江浙行省移准中書省咨文擬準渡船一十五隻先儘見在六隻餘九隻江浙省造五隻河南省造四隻梢水一百名于各管中下戶內照弓手例差設有往來官吏公差即便與擺渡其餘百姓客旅每人車騎孳蓄各定立船資中統鈔三錢老幼貧民者勿得取要于內一半修船一半贍養梢水止令親臨官司分輪提調不得多餘取要錢數違者究問當時民頗便之厥後梢人無賴仍于半江取錢物焉】 泰定二年監察御史革去濫設排岸監渡人吏 【 泰定二年八月二十六日監察御史過鎮江察知私渡小船至金山傾覆溺死九人以為西津渡乃南北衝要之地江浙閩海物貨悉由此以達京師使命客旅絡繹往回日不暇給其渡北對瓜洲東連海口江面廣濶金山屹立中流盤渦漩激號為大渒險惡尤甚舟楫經此倍費防閑今無籍梢水每于湍急之際緩帆停艣任其攲側藉以駭眾橫歛錢物比比覆沉皆由此弊而且不依料數惟務貪饕一概多餘裝載視人性命輕若螻蟻積年排岸把渡軍人以盤詰路引為由多方勒詐濫委監渡人吏倍取渡錢稍若無得不許登舟蓋有司失于設法關防遂容此徒肆無忌憚故使經行客旅往往潛由私渡以致覆溺為害非輕瓜洲之渡其弊一體仰從親管官司用心嚴加禁治如有積年濫設排岸監渡人吏截日革去仍就行揚州路一體施行】 三年經歷皇甫祥知事翟思忠言船資不便罷之 【 泰定三年九月經歷皇甫祥知事翟思忠言竊謂因利而成害作法以生奸者蓋謀其始而不慮其終也本路西津一渡實南北驛道之衝比因阻難客旅定立渡錢前弊莫革後奸益滋欽惟聖朝堂堂天下發政施仁每以愛人為本豈以一江之大險而取三錢之微資因使無辜之民橫罹風濤之厄身命貨財頃刻俱喪較之遇盜為虐尤慘莫若停罷元定渡錢官為成造船舫照依弓手例差撥梢水嚴立科禁如此則舟人知懼而不犯私渡不禁而自止泰定三年十月移咨于都省准擬停罷□方輿勝覽戴叔倫詩曰大江橫萬里古渡渺千秋孟浩然詩北固臨京口夷山對海濱江風白浪起愁殺渡頭人】

    沙窰渡

在大港鎮西北至揚州茆林村

    石公渡

在定波門外去府治九里 【 渡口有石公山因以為名渡江至開沙】

    高資東西兩渡

在丹徒縣西三十里 【 東渡至真州瓦廟子西渡至鐵淀港】

    韓橋渡

在丹徒鄉 【 宋朱彥章詩隔溪人喚漁樵動江上潮平船欲行謂此渡也】

諫壁渡丹徒渡大港渡柳港渡水東堡渡馬師橋渡段固渡莫家港渡甘露渡當江渡 【 並在丹徒縣境】

   丹陽縣

單家渡李莊渡何家渡周家渡 【 並在丹陽縣境】

   金壇縣

彭期渡馬塘渡 【 並在金壇縣大雲鄉彭期今廢為橋】

  漕渠 【 子目(缺)○(鈔本作壩閘堰) 案下文之小子目有八壩閘堰埭(石達)斗門函圍垾是也八門之前既分列壩閘等字而又列壩閘堰三字於此未免重複且據敘中所云重湖複堰以備其涸層閘聯(石達)以洩其溢則(石達)與閘堰共一子目可知而鈔本於堰之後埭之前復列埭(石達)斗門函圍垾七字尤與敘不相應今並刪去惟此敘之前當有子目緣無明文可證難以臆補故列此三字以備考焉(或據敘中漕渠之鑿一語謂此處子目當是漕渠然考上文城池門雲陽東西城注云詳見漕渠水注下文破岡瀆七埭注及上容瀆十六埭注並云見漕渠注今檢之皆在卷七山水門漕渠水條下而此處無之是漕渠即附於山水門內明矣此敘蓋因壩閘之類皆由漕渠而設故推本言之非以漕渠為子目也)】

漕渠之鑿自秦始歷代因之輿圖混一茲郡當朔南衝要貢賦徵輸皆繇此渠以達于江而至于畿甸然其地勢高亢涸溢弗常故昔之人為之重湖複堰以備其涸層閘聯(石達)以洩其溢使渠水盈虛得所然後舟楫畢通餫漕靡絕民免輓推之勞官逭稽滯之責此一郡之大利也故備載焉

   壩

    丹徒縣

     程公上下二壩

相距半里所上壩在甘露港上下壩在京口港上宋咸淳間郡守趙溍立 【 宋咸淳六年郡守長沙趙溍以啟閘洩渠水不便故改二壩上壩則自甘露港車江船入漕渠下壩則車漕渠之舟出京口港民甚便之】

     鱔魚壩

在城西北鱔魚港上今廢

    丹陽縣(缺)

    金壇縣

     南壩

在金壇縣南至元十三年立 【 至元十三年耆宿張桂等言本縣官河南長塘湖北抵珥村堰縣民輸糧入城必由此路然地勢西北高卬東南低窊水性趨下河常淺涸舟楫膠滯相度第四都大虛觀前可以置壩有司從之民以為便】

   閘

    丹徒縣

     京口閘

在城西北京口港口距江一里許莫究其所始唐撤閘置堰 【 宋禮部侍郎李直土嘉定修渠記云嘗稽諸古渠通江湖見于遷書其來尚矣唐漕江淮撤閘置堰】 開元中徙漕路繇此 【 唐書開元二十五年齊澣遷潤州剌史州北距瓜步尾紆匯六十里舟多敗溺澣徙漕路繇京口埭治伊婁渠以達楊子歲無覆舟減運錢數十萬 按伊婁渠今瓜洲北至楊子運渠是其地當時瓜洲遙隸潤州故澣得以改置】 宋淳化初廢堰 【 詳見呂城堰注】 紹聖元符間仍為閘 【 宋四朝史曾孝蘊本傳紹聖中孝蘊管幹發運司糶糴事建言揚之瓜洲潤之京口常之奔牛宜易堰為閘以便漕運商賈 四朝國史志元符二年九月潤州京口常州奔牛澳閘畢工先是兩浙轉運判官曾孝蘊獻澳閘利害命孝蘊興修仍相度立啟閉日限之法至是始告成】 嘉定中更葺 【 嘉定八年郡守史彌堅濬渠記云沿渠而閘者五首曰京口閘次曰腰閘又其次曰下中上三閘海潮登應則視時節次第啟閉以出納浮江之舟腰閘久廢餘四閘歲久木朽石泐擇美材密石而更葺之】 寶祐中重建 【 閘柱石刻寶祐六年二月淮東總領兼知鎮江府趙與訔重建】 皇朝混一後閘廢天歷二年復置 【 天歷二年七月浙江行省委檢校徐承務同本路官便宜區畫車通潮水以濟運河總管郭珪言江口元有程公鱔魚二壩及黃水石(石達)每歲江潮滿溢于此車灌運河今歲上流無雨水源囏澁潮勢既小沙岸益高徒步五里方可登舟縱欲車水入閘人力莫為達魯花赤明里答失言京口舊閘久廢江臯一里皆成淤塞閘東又作土埭以蓄河水江潮雖漲阻隔不通莫若開掘淤沙撤去土埭仍于港置閘以時啟閉為便度自京口港口至程公下壩長二里一百四十步舊河面濶六丈底濶二丈五尺今擬展濶河底三丈五尺深一丈計用一萬二千七百六十五工人夫一千六十名一十二日可畢每夫官日給米二升鹽菜錢中統鈔五百計米二百五十四石鈔一百二十七錠省府准擬天歷二年九月十六日興工十月十九日竣事民甚便之】  【 天歷二年九月十六日興工十月十九日竣事民甚便之○(鈔本此下有至元閒一段) 案元時有兩至元年號世祖之至元計三十一年在天歷至順之前順帝之至元計六年在天歷至順之後今鈔本至元閒一段敘於天歷二年以後則是順帝之至元而非世祖之至元至順閒作志者不應載此事矣況其末云後潮水侵齧其地皆淪入於江今止存十數家耳玩其語氣顯係元以後人追述順帝時事此必永樂志之文也今移入附錄】

     腰閘

在京口閘東南久廢 【 嘉定前此閘已廢今河側有石刻云腰閘至轉般倉前拖板橋長一百九十丈河面濶十丈】

     上閘

在妙覺菴側 【 嘉定志云在程公橋團樓北是時橋已廢今團樓亦不存矣】 今廢而遺址尚存

     中閘

在今香糯倉後廢 【 舊志云在大軍北倉後河側石刻中閘至上閘長三十九丈河面濶二十七丈嘉定七年五月日】

     下閘

在程公下壩東宋淳祐中郡守許堪重修 【 閘口石柱刻云漕閘敝漏郡守許堪以石易木揆工于淳祐癸卯之季秋告成于甲辰孟春之下澣河側有石刻轉般倉東南墻角至下閘七十九丈五尺河面濶九丈嘉定七年五月日】 今廢而遺址尚存

     栲栳閘

在舊州教場之西南宋淳祏中郡守何元壽置 【 淳祐壬寅夏五月陰雨不止一日水暴漲自子城至甘露寺下水平屋簷居民用舟楫濟老幼以避市中水一二尺郡守何元壽命工創栲栳閘疏泄水勢自是無水患】 今廢

     減水閘

在程公上壩之東下壩之西上為石橋宋咸淳中郡守趙溍建 【 閘柱石刻咸淳六年歲在庚午七月二十六日長沙趙溍立】

     甘露港石閘

一木閘一宋嘉定中郡守史彌堅創置今廢 【 事見歸水澳注】

    丹陽縣(缺)

     呂城閘

在兩壩之間 【 詳見呂城堰注】

     博望閘

在九曲河口今廢

    金壇縣(缺)

   堰

    丹徒縣(缺)

    丹陽縣

     呂城堰

在丹陽縣東南五十四里舊不著所始宋淳化初廢 【 宋會要淳化元年二月詔廢潤州之京口呂城常州之望亭犇牛四堰秀州之杉木堰杭州之捍江清河長河三堰越州山陰縣之西堰初武進尉淩民瞻建議廢呂城堰又即望亭堰置閘而常州守王說議開珥瀆河通常潤運路朝廷以虞部郎中胡淮提舉民瞻督役兩浙提刑元積中總其事積中再經度常潤州河夾岡道置堰功費多而卒無補淮及積中皆坐免官】 元祐中復堰置閘 【 元祐四年郡守林希復呂城堰置上下閘以時啟閉置監官一員給啟鑰】 後復廢嘉定間乃築于中閘未幾移築青牛 【 嘉定間總領岳珂築堰于中閘河水通流公私便之未幾移築犇牛河水頓竭】 寶祐中再築實壩 【 寶祐五年發運趙與心復循舊規再築實壩壘石一十九層長一十二丈濶五丈有奇為屋七楹以便般轉】 今為上下二所

     博望堰

在九曲河口今廢

     橫塘珥村兩堰

並在珥瀆河相距十八里

     草堰麥陂堰

並在簡瀆

    金壇縣(缺)

   埭

    丹徒縣

     丁卯埭

在城南三里晉司馬裒立 【 輿地志晉元帝子裒鎮廣陵運糧出京口為水涸奏請于丁卯港立埭】 久廢

    丹陽縣

     雲陽九里埭

未詳所在宋鮑照有詩

     中邱埭

在丹陽縣東二十四里 【 輿地志埭西有齊梁二代陵口】

     庱亭埭

在丹陽縣東四十七里 【 元和郡縣圖志庱亭壘在縣東四十七里本晉蘇峻將管商攻略晉陵郗道微以此地東據要路北當武進故遣督護李閎築壘拒之今置埭】 久廢

     長岡埭

未詳所在 【 齊永泰元年王敬則反邱仲孚為曲阿令敬則前金奄至仲孚謂吏民曰賊乘勝雖銳而烏合易離今若收船艦鑿長岡埭瀉瀆水以阻其路得留數日臺軍必至則大事濟矣敬則軍至值瀆涸果不得進】

     破岡瀆七埭

在延陵界 【 見漕渠注】

     雲陽九里埭

未詳所在宋鮑照有詩

     上容瀆十六埭

在延陵界 【 見漕渠注】

    金壇縣

     荊溪官坊埭

在金壇縣東北四里 【 寰宇記埭在金壇西北去州一百三十六里西南去縣四里齊梁之代埭北下塘村有周鄭劉師等四族並有官同居村坊于時共置此埭因以為名】

     思湖口埭

在金壇縣南十八里 【 溪出思湖口向長塘深淺不常故置堰以節之】

   (石達)

    丹徒縣

水(石達)在高橋東 【 漕水溢則此(石達)受之入市河而達于江旁有橋名水(石達)因此】

黃水(石達)在丹徒鎮江口宋紹熙間郡守陳居仁創 【 張晉有記今不存】

丹徒澗壁二石(石達)宋慶元中總領朱晞顏創 【 宋慶元三年總領朱晞顏以漕渠乾涸重創二(石達)引江潮入渠當時便之】 後廢 【 其後潮水不應僅存廢址】

    丹陽縣

呂城石(石達)宋紹興中運使向子諲置 【 紹興七年兩浙運使向子諲取唐韋損劉晏考覈狀建言欲于呂城夾岡置斗門二石(石達)一以復故蹟度費萬緡庶為永利詔從之】

練湖橫壩石(石達)涇州石(石達)在上湖姚婆石(石達)在下湖唐有之宋熙甯中重修

    金壇縣(缺)

   斗門

    丹徒縣(缺)

    丹陽縣

呂城夾岡二斗門宋紹興中置 【 詳見呂城石(石達)注】

練湖橫壩東西斗門順瀆斗門在上湖南北斗門在下湖唐時韋損置 【 唐李華復練塘頌序曰大江具區惟潤州其藪曰練塘幅員四十里膏潤數州其傍大族強家洩流為田專利上腴畝收倍鍾富劇衍自丹陽延陵金壇環地三百里數闔五萬室旱則懸耜水則具舟人罹其害九十餘祀永泰元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剌史京兆韋公損為潤州素知截湖開壤灾甚螟蝥乃白本道觀察使御史丞韋公元甫戒縣吏率徒闢之人不俟召相呼從役畚鍤蓋野浚阜成谿 【 浚阜成溪○(鈔本浚阜作俊臯) 案俊臯二字文義難通今據全唐文所載李華復練塘頌序改為浚阜卷七練湖注引此句作俊臯成谿今亦改正】 增理故塘繚而合之水復其所若海之彌望所潤者遠原隰皆春于是疏為斗門既煞其流又支其澤沃瘠均品河渠通流商稅奠價人勇輸賦遐邇受利豈維此州時前相國彭城劉尚書晏統東方諸侯平其貢稅聞而悅之白三事以聞詔書褒異焉丹陽令杜孟寅秉公之清白延陵令李令從如公之愛人金壇令胡玘稟公之成規丹陽耆壽周孝懷百姓湯清源等拜而請為頌云云碑間有缺字其略如此詳見潤州類集】 唐末兵亂廢南唐知丹陽縣事呂延禎復作至宋復廢紹聖中蘇京重置南渡後又廢淳熙中總領錢良臣重修迄今賴之 【 並詳見練湖注】

    金壇縣(缺)

   函

    丹徒縣

經函在郡城至丹陽中路橫貫河底 【 蔡佑雜記京口漕河自城中至犇牛堰一百四十里皆無水源仰給練湖自郡城至丹陽中路謂之經函東西貫于河底河西有良田數十頃乃江南名將林仁肇莊地勢低于河底若不置經函泄水即瀦而為湖不可為田經函高四尺濶亦如之皆巨石磨冰而成縫甚緻密以鐵為窗櫺自運河泄水東入于江中間獻議者欲自京口濬河極深引江水灌于毗陵與太湖水相通可省呂城犇牛二閘其間別有利害亦以經函不可開其議竟不行】

    丹陽縣

練湖令公函戴家函伍伯婆函張函堯函在上湖

胡頭函洪家函新函蔡陂函觀松函龍城後函南石函秋函在下湖皆舊所置宋淳熙中重修 【 詳見練湖陳伯廣記文】

    金壇縣(缺)

   圍垾

    丹徒縣

圍垾二十

    丹陽縣

圍垾五十七

    金壇縣

圍垾三百五十

儀徵于樹深小川校字